中山區-吉林三小段 中山區-吉林五小段 大安區-金華一小段 大安區-通化六小段 大安區-復興三小段 |
中山區-吉林五小段
本更新單元位於臺北市中山區吉林段五小段185、188、189、190、191、194、195、196、197、253、254、255、256、257、258、259、260、261、262地號等19筆土地,其中190、191地號均在第二種商業區及第三種住宅區,於98年3月9日逕為分割為190,190-1,191,191-1地號,故本更新單元地號變更為中山區吉林段五小段185、188、189、190、190-1、191、191-1、194、195、196、197、253、254、255、256、257、258、259、260、261、262地號等21筆土地,土地面積1,810平方公尺。 土地使用分區為商三特,原屬第二種商業區及第三種住宅區。
一、建築物配置、量體、造型、色彩 本案規劃地下五層、地上二十四層建築物,總高度為85.35公尺,臨南京東路,屬路線型商業區,人潮川流不息,為維持地區民眾生活品質及地區環境的協調性,臨南京東路規劃四米之人行步道,另於基地內新植喬木以美化都市景觀減少車潮衝擊,建立友善親人的優良生活環境。 二、人車動線設計原則 車道配合基地周圍建築物與都市紋理配置,並遵守點的控制與面的開放原則,以達到最精簡且順暢的車行動線,最自由安全的人行動線,最理想的人車分離,最輕微的環境衝擊。 (一)車行動線系統:更新單元西側配置停車場出入口,將進出車流分散以求車行順暢,藉由更新單元南面四十米計劃道路對外聯繫,避免干擾基地內及鄰地人行安全。 (二)人行動線系統:基地週邊留設2~4米人行步道,注重人車分離原則,以景觀步道串連基地。建築物的大廳入口設置於基地西側,與南側及東側連接,創造良好的人行空間並確保公眾通行無礙。 三、防災與逃生避難計畫 本更新單元南側為面臨40米寬的南京東路二段為其對外主要聯絡道路,其救災、避難場所之設置,主要以整合更新單元鄰近之開放空間系統及學校、重要公共建築物為原則,並依建築技術規則相關規定辦理。 (一)救災及疏散動線 避難動線是逃離出事現場的路線,救災動線則是進入出事現場的路線,前者以步行為主,後者以車行為主。因此,未來本更新單元避難動線之規劃將以週邊道路寬度在20公尺以下之道路,為本更新單元之避難動線,如南京東路二段21巷及41巷道等皆屬之。 救災援助動線,考量輸送救援物質、消防設備及傷患運送,需有足夠之道路空間,因此以寬度在20公尺以上,且能迅速聯外之主要道路,規劃為本更新單元之救災路線,其救災動線規劃以南京東路二段為主,對外可連接新生北路、吉林路、松江路等動線。 (二)避難場所 緊急避難場所是以收容緊急避難人員為主,以待援方式經引導進入層級較高的收容場所,指定對象為鄰里公園、廣場、綠地,可規劃作為臨時之避難場所。本更新單元可以仁德公園、林森公園、康樂公園、吉林公園、一江公園、松江公園等綠地空間。中長期收容所平時存放救災設施及物質,災害發生後可供安置災民之用,因此將區內學校規劃為中長期收容所,其主要之中長期收容場所為長安國小、長安國中。 (三)消防車救災指導原則 供救助六層以上建築物消防車輛通行之道路或通路,至少應保持4公尺以上之淨寬,及4.5公尺以上淨高。本更新單元週邊計畫道路(含人行步道退縮後),最小均達6公尺以上寬度,以符合消防車救災救災指導原則之規定。 |